证券之星消息,近期凯盛科技(600552)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公司有两大业务板块,即显示材料和应用材料。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公司的显示材料属于制造业下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行业代码:C39),公司的应用材料业务板块属于制造业下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行业代码:C30)
显示材料与应用材料两大业务均属于国家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产业。
显示材料作为数字与信息交互的重要媒介,是我国加速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重要依托。随着万物互联到万物显示时代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技术为新型显示的创新带来了更多机遇和可能。
随着国家产业升级加快,应用材料近年来在光伏、半导体、集成电路、高端光学、生物医疗等行业领域应用加速、迭代加速,为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显示材料业务主要包括柔性可折叠玻璃(UTG)、超薄电子玻璃、ITO导电膜玻璃、柔性触控、面板减薄、显示触控一体化模组,拥有较为完整的显示产业链。
超薄柔性玻璃(UTG)具有耐磨、强度高、可弯折、回弹性好的特性,可应用于折叠屏电子产品,也可用于车载显示、大屏卷曲显示、智能穿戴等领域,是柔性显示的重要材料。公司联合中研院自主研发的30微米超薄柔性玻璃(UTG),是国内唯一覆盖“高强玻璃—极薄薄化—高精度后加工”的全国产化超薄柔性玻璃产业链,产品性能领先。
超薄电子玻璃可应用于钢化玻璃保护膜、盖板玻璃、ITO导电玻璃等领域,蚌埠中显是国内率先成功实现0.20mm、0.15mm、0.12mm超薄浮法电子玻璃的工业化批量稳定生产的企业,获得中国工业大奖。龙海玻璃主导产品0.7mm、1.1mm超薄电子玻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主要生产0.7mm、1.1mm、1.8mm超薄电子玻璃。
显示触控一体化模组重点在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穿戴、车载显示等领域发展,能够持续提升为客户提供显示触控行业整体解决方案和产品定制化服务的能力。
公司以“显示美好生活”为己任,不断推进柔性可折叠玻璃、Mini-LED背光模组、超大尺寸显示模组、智能家居显示模组等系列产品布局,切入新能源汽车车载模组市场,持续跟踪AMOLED、Micro-LED、无介质空中成像等前沿技术,扩大公司数字经济时代竞争优势,筑牢公司未来发展根基。
公司应用材料产品主要围绕锆、硅、钛三种元素,立足锆系产品,如电熔氧化锆、稳定锆等,在此基础上扩大产品系列,如球形粉体材料、高纯石英砂、纳米钛酸钡、稀土抛光粉等产品。
锆系列产品是公司应用材料板块的主导产品,可广泛应用于电子、光学、新能源、生物医疗、化学、建材等领域。其中:电熔氧化锆主要应用于耐火材料、先进陶瓷、汽车刹车片等领域,被认定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活性氧化锆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陶瓷轴承、生物医疗、传感器、研磨材料、固体燃料电池等领域。纳米复合氧化锆被广泛地应用于义齿、氧传感器、电子消费品等功能材料领域,以及耐磨部件、特种刀具、高温耐蚀涂层等结构材料领域,在新能源领域可作为三元锂电正极、固态电池电解质、固体燃料电池的掺杂材料。
球形石英粉广泛用于电子封装、5G高频高速覆铜板、特种陶瓷等多种高新技术领域,公司作为球形石英粉国家标准制定的主要参与者,产品得到下游用户的充分认可,市场份额逐渐增加;球形氧化铝粉具有球形度高、强度高、导热系数高等特点,用于导热胶、导热垫片及特种陶瓷等领域,也可作为新能源电池导热材料。
纳米钛酸钡是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热敏电阻(PTCR)等电子工业元件基础原材料,产品分为纳米钛酸钡基础粉和MLCC配方粉。公司钛酸钡产品采用水热法、固相法等工艺,具有纯度高、活性高、结晶度高、化学均一性好等特点,已通过行业头部企业认证和批量应用,随着消费电子、汽车电子、5G通讯产业的快速增长,产品市场前景持续向好。
稀土抛光粉主要应用于手机玻璃盖板、液晶玻璃基板、精密光学元件、水晶饰品等领域,其优点是抛光速度快、光洁度、平整度高,是现代光电产业不可缺少的材料。公司稀土抛光粉产品具有切削力高、晶体形貌稳定、粒径分布均匀、悬浮性好等特点。
合成法制备的高纯二氧化硅主要应用于晶圆用CMP、5G、光伏、半导体及集成电路芯片行业,是国家战略关键基础原材料。公司投资建设的年产5000吨高纯合成二氧化硅项目已建成试产,产品可以应用于电子级硅溶胶、电子封装材料、半导体器件等。以晶体原料提纯杂质方式生产的高纯石英砂,主要用于光伏/半导体用石英坩埚原材料等。
空心玻璃微珠是国家“863”计划科研成果的产业转化,可应用于石油勘探、深海探测、民用爆破、交通轻量化、高端复合材料等领域。
未来应用材料将继续巩固氧化锆行业地位,加大高附加值产品的市场拓展,扩大高纯石英、球形材料、纳米氧化锆、纳米钛酸钡、空心玻璃微珠等产品规模,加速成为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持续开展电子级和半导体级等领域新材料产品的研发,提升企业高科技属性和持续成长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目标导向、结果导向,锚定坚决打赢“现金流改善、成本压降、亏损治理”三大攻坚战,稳经营、强创新、抓管理、促改革,上半年工作取得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成绩。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6,454.88万元,同比增长24.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50.74万元,同比上升2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884.27万元。公司主要经营指标上升,主要是2025年上半年显示材料业务呈现向好发展趋势,盈利能力有所改善。
显示材料板块,UTG持续强化与国内头部终端客户的深度合作,通过工艺革新,提升生产效率。车载显示、3A等业务获多个大尺寸项目订单,并与核心客户合作实现多项关键技术突破,包括大尺寸喷漆、无边框、FOG穿孔、精密光感组装等,正在加快产业应用;减薄业务成功进入三星显示供应链体系,已完成生产线与产品认证,处于量产交付前期。
应用材料板块,氧化锆产品成功导入陶瓷过滤器行业和汽车刹车片标杆企业,实现批量供应;纳米氧化锆新增新能源正极材料客户;抛光粉推进设备改造与技术升级,上半年销量大幅增长;电子封装用球形粉体材料项目投入试运行,切入消费电子细分市场。
一是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加速推进UTG、黄光AG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创新产品迭代开发,超薄柔性玻璃(UTG)入选安徽省重点产业链标志性产品,黄光工艺制备防眩光(AG)盖板中试线建设完成,产品聚焦高端显示市场,已向国内大客户交付产品样品。积极推进安徽省高性能玻璃新材料中试平台、安徽省企业研究中心争创工作,申请发明专利18件、PCT专利1件、软件著作1件,发布团体标准2项,牵头制定团体标准2项,新增授权发明专利11件。
二是以数字化为手段,推动数字技术与企业要素、环节、流程深度融合,协同办公领域推进“AI+流程智能化”落地。报告期内共认定先进级智能工厂4个,UTG数字化提升项目认定为安徽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典型示范项目。
三是不断拓展国际业务。显示材料板块创新合作模式,国际化业务全面提速,国显科技成立国际业务部,在巩固拓展与LGD等核心客户业务合作的基础上,同时多点发力,积极开拓其他海外市场。报告期内,公司国际化收入同比增长38.05%。
一是围绕攻坚目标任务,在市场、采购、管理等关键领域分类施策,增收降本,同时开展“两金”压降、治亏扭亏等工作,提升运行质量。
二是在巩固现有成果基础上,通过构建激励与约束机制、落实人岗匹配及收入分配调控要求、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式,进一步激发企业内生动力。报告期内,公司股权激励计划获批实施。
下半年,公司将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聚焦“显示材料+应用材料”双核心业务驱动,紧密跟踪下游市场动态,做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产业支撑。
显示材料板块,加快车载显示和3A盖板客户验证进程;UTG聚焦产品迭代与新应用场景开拓,以持续技术创新抢抓市场窗口期。应用材料板块,稳价拓量,同时积极拓展产品矩阵,抢抓新兴市场机会。
在现金流改善上,通过“全周期管控”应收账款、提高存货周转效率,减少“两金”对现金流的影响。在成本压降上,树立“一切成本皆可控”理念,严控费用预算刚性支出,显示材料通过降低BOM占比、总运营费用率、总损耗率,提高产量直通率,应用材料紧盯生产、采购两大环节,实现成本节降。在亏损治理上,层层压实责任,全力压降亏损面和亏损额。
从制度保障和管理穿透两端发力,推动管理要求穿透至企业一线、落实到执行末端。通过制度约束与过程管控的双向发力,切实提升管理效率。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凯盛科技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一般,盈利能力较差,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240019号。